山巒含黛,秋水澄明,浙南的群山間正躍動著新時代的脈搏,永嘉抽水蓄能電站現場機械轟鳴、焊花飛濺,與如畫的山水交織出“綠”動的畫面,處處綻放著建設者們對山河的深情告白。
作為浙江省重點實施項目及永嘉縣歷史上最大的綜合水資源利用工程,永嘉抽蓄電站不僅是鑲嵌在綠水青山間的超級“電力糧倉”,更是一座全機械化施工的樣板工程,承載著保障區域能源安全、推動綠色發展的時代使命,也映照著人與山水和諧共生的智慧與決心。
讓工程與山水共生共融
“浙”里,是全國抽水蓄能電站最多的省份,水電五局作為抽蓄建設的主力軍,在以“綠色”為底色的之江大地上創立了無數豐碑,從天荒坪到桐柏,再到仙居,一座座“蓄電池”相繼投產運行,使得水電五局在抽蓄領域的名聲愈發響亮。而如今,作為溫州打造“核風光水蓄氫儲”全鏈條的標志性項目,永嘉抽蓄項目更是承載著水電五局建設者的夢想與使命,在之江大地上迅速崛起。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也是生態財富。永嘉項目從開工伊始,便堅持“最小破壞、最大恢復”的綠色理念,實現“五節一環保”的節能減排要求。所有隧洞洞口、道路邊坡等裸露區域,通過植被混凝土技術噴播格桑花籽,不僅快速披上綠裝,更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環保之要。永嘉項目不斷完善污水處理系統,施工中產生的每一滴污水、廢水,都被匯集到處理系統的“凈化中樞”,經過層層“療愈”,濁水復清,達標后悉數回用于施工現場降塵、清洗、綠化及施工本身,真正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與“零排放”目標。
面對施工揚塵,永嘉項目同樣不遺余力。永嘉項目對此嚴防死守:土方作業時,圍擋與噴淋及時跟進;大壩填筑現場,霧炮機噴灑出的細密水霧,既有效抑塵,也宛如在山間繪出道道微虹;暫未清運的渣土,一律披上“覆蓋衣”,并定時灑水保持濕潤,讓塵埃無處飛揚。即便是深入山腹的地下洞室,也有除塵車與智能通風系統日夜不停,確保空氣清新循環,守護建設者的健康。
以數字智慧重塑建造范式
時代奔涌,科技潮涌。在永嘉項目,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等尖端設備已深深融入工程的血脈中,為施工領域注入了強大的科技動力。
地下洞室施工,環境復雜且挑戰重重。項目引入的智能通風系統,集智能控制、數據采集、遠程監控于一體,如同給洞室裝上了“智慧肺”。風機根據環境數據智能調節風量,環境惡劣時強效換氣,環境良好時節能降耗,實現了精準高效的空氣治理。
面對日益提升的高壩建設標準,傳統碾壓方式漸顯乏力。永嘉項目采用的智能化碾壓設備,為堆石壩填筑開辟了新路徑。這位不知疲倦的“智能碾壓師”,通過融合多種傳感器,實時監測振動頻率、行駛速度、碾壓遍數等關鍵參數,并動態調整優化,同時借助高精度定位導航,能精準控制碾壓軌跡,確保每一寸壩體都壓實均勻,無遺漏亦無過度,極大提升了工程質量和效率。
智慧,同樣體現在安全的每一個角落。全景球機與AI技術結合的智慧安全管控系統,實現對風險的全方位、智能化監控,為施工人員筑起堅實防線。
從高效掘進的TBM、確保焊接與灌漿質量的智慧系統,到多臂鉆、濕噴臺車等機械化“利器”,以及翱翔天際的飛馬D2000無人機、大疆機場2代等空中“偵察兵”……眾多尖端設備與技術的匯聚,為這座超級工程注入了澎湃的科技動能,重塑著現代工程的建造范式。
以基建之光點亮共富之路
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建設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永嘉抽蓄電站的建設是對美好環境的積極營造,更是實實在在的生態之盼、幸福之盼、民生之盼。
工程與駐地,血脈相連。今年7月,因受到8號臺風“竹節草”的影響,永嘉項目附近村子道路邊坡發生塌方,給村民出行、物資運輸和車輛通行帶來嚴重隱患,永嘉項目黨員先鋒隊及青年突擊隊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立即行動,調派挖掘機、運輸車等機械設備前往搶險現場,采用“機械清障+人工排險”協同作業模式,經過3小時連續作戰,原本泥濘不堪的村道重現平整,展現了水電五局永嘉項目關鍵時刻“頂得上、靠得住”的硬實力,保障了村民通行的“幸福通道”。
大國重器的建設過程,也是潤澤鄉里的過程。永嘉項目建設期間可以帶動當地3000多人就業,讓“家門口就業”成為現實。如今,項目部的幫廚、維修師傅、保潔人員等多來自周邊村落;工地周圍,小店生意日漸興隆,民房租賃也變得緊俏。這份穩定的收入來源,悄然提升著鄉親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而建設者們也得以安居樂業,實現了地方與項目的共贏發展。
更深遠的影響在于工程帶來的“綠色紅利”。項目建成后,主要供電浙江電網,并為華東電網提供靈活調度能力,每年可吸納16億千瓦時低谷電量,提供12億千瓦時高峰電能,節約發電標煤22萬噸。它更是規劃中的“水電科普研學基地”和“水利風景區”,有效帶動紅色旅游、研學等共富產業發展,也將勾勒出“工程+文旅”的鄉村振興新圖景。
群山巍峨,見證著奮斗的足跡;機組待轉,蓄積著綠色的動能。五局建設者的智慧、汗水與奉獻,早已深深鐫刻進承載著綠色發展理念的超級工程之中,與山河共存,與時代共鳴。而這座宏大的電站,既是新時代中國基建實力的生動縮影,更是央企踐行“國之大者”的鏗鏘答卷。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