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家的盛宴,餐桌上是圓圓的月餅,杯中是香甜的美酒。然而,在水電五局太和供水項目的工地上,一場與眾不同的“中秋宴”正進入高潮。這里的“餅”,是澆筑入模、奠定千秋基業的混凝土;這里的“釀”,是五局建設者們揮灑如雨、飽含深情的汗水。當萬家燈火點亮,這場以山河為廳堂、以星辰為燈火的建設盛宴,正為阜陽人民的未來,獻上最硬核、最深情的中秋之禮。
精備“基礎餅”
一場盛宴的成功,首先在于備料的扎實與考究。
中秋前夕,太和供水項目的“后廚”——整個施工現場,已為這場“中秋大宴”備好了最核心的“食材”:取水口泵站主副廠房全面封頂,為“宴席”撐起了堅實的“屋頂”;蜿蜒的輸水管道,只待最后合龍。這個中秋,全體建設者的任務,就是將這些上好的“食材”,精心烹制成不朽的工程杰作。
“山河為席”的盛宴,火候是關鍵。為了能讓太和泵站這臺“核心引擎”早日轟鳴啟動,中秋佳節里,施工現場的“烹制”工作進入了爭分奪秒的沖刺階段。
泵房內部,工人們的身影忙碌而穩健。綁扎鋼筋的“鏗鏘”聲、安裝模板的“碰撞”聲、焊接作業迸發的“滋滋”聲,交織成一曲高昂的勞動交響樂。
為了端出這道“硬菜”,項目部精心把控著全盤的“火候”。
面對被天氣等因素耽擱的進度,項目部摒棄了傳統的人海戰術和盲目趕工,轉而采用更為精細化的“時空占滿、平行作業”策略,施工計劃如同一份精密的“菜譜”,每一步都力求精準;技術人員提前預判各專業工種在交叉作業時可能發生的“碰撞”問題,將解決方案做在前頭,避免了現場返工造成的寶貴時間損失,確保了“烹飪”流程的順暢高效。
施工現場更是如同一部高效協同的精密機器。土建、鋼結構、機電安裝等多支隊伍不再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線性流程,而是“見縫插針、立體交叉”的并行作戰。
在泵站主廠房內部,高處是工人們在搭設滿堂腳手架,中間層面,機電預埋班組正緊隨其后,精準地將各種規格的套管和埋件固定到位,確保未來水泵機組安裝時嚴絲合縫;而在廠房基礎層,另一組工人已經開始進行水泵基礎墊層的施工。這種“上下同步、多線并行”的立體化作業模式,將平面的時間轉化為了立體的空間,有力推動整體節點目標的實現。
這里的“基礎餅”,是為整場“進度盛宴”定下高效節奏的基石。
嚴把“安全勺”
但“趕進度”絕非“蘿卜快了不洗泥”。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中,“安全”與“質量”是兩條絕不可逾越的底線。
每日開工前的“班前會”雷打不動,不僅是任務分配的時刻,更是細致入微的安全技術交底時刻。班組長會針對當天的具體作業內容,結合現場環境,反復強調安全風險和操作規程。
“王叔,這是最新的定位圖紙和技術規范,必須逐條核對,確保萬無一失。”
“看著他們上高架的穿戴上,務必掛上安全帶,安全帶是生命繩,不要等到發生事故了,才曉得早知道讓他帶上了!”
光有口頭交底還遠遠不夠,嚴格的過程控制是確保質量的唯一途徑。在正式施工前,項目部對施工人員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施工過程中,專職人員“釘”在現場,對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進行全過程旁站監督和指導,施工完成后,質量員和測量員用電子水準儀、全站儀等“火眼金睛”反復校核,確保軸線、標高、垂直度等指標完全符合設計“食譜”的要求。
安全監管同樣無處不在,滲透于“烹制”現場的每一個角落。專職安全員不間斷地進行巡視,任何細微的安全隱患,從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佩戴,到臨時用電的規范、腳手架的整體穩定性,發現問題立即責令整改,將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后廚”始終處于安全可控的環境。
在這里,“安全第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融入血脈的自覺行動,是體現在每一次規范系掛安全帶、每一處合規用電、每一個穩固支撐上的具體實踐。
全程守護的“安全勺”,則是為這場“通水盛宴”定下平安與品質基調的絕對保障。
共調“人文釀”
一場真正動人的盛宴,不僅在于食材的精良與火候的精準,更在于其中蘊含的溫情與誠意。
在太和供水項目這場別開生面的“中秋宴”上,除了機械的轟鳴與鋼筋的碰撞,還有一種更為綿長、更為暖心的味道在悄然醞釀。
中秋本是團圓日,而建設者們卻選擇堅守一線,與山河為伴,與泵站共眠。為此,項目部早在節前就開始精心策劃,不僅要讓工程“跑起來”,也要讓大伙兒的心里“暖起來”。項目食堂里,除了日常的飯菜,還特地準備了月餅、水果和飲料,雖不能與家人共聚,但職工圍坐、共話家常的氛圍,也讓這個別樣的中秋有了“家”的溫度。
“老徐,今晚食堂加餐,有你愛吃的紅燒肉!”這些看似瑣碎的細節,卻是項目部用心營造的“工地親情”。管理人員不僅是進度的推動者,更是情緒的觀察者、團隊的粘合劑,記得哪位職工生日將近,誰最近情緒低落需要開導,在這種細致入微的關懷下,工地不再是冷冰冰的作業場,而成了一個有溫度、有歸屬的“臨時大家庭”。
除了生活上的照顧,精神上的鼓舞同樣重要。項目部利用休息時間組織集體觀影、開展文體比賽,讓職工們在緊張施工之余得以放松身心、凝聚士氣;在這里,每個人都不是孤軍奮戰,而是彼此呼應、共同進退的“戰友”。
這種“人文釀”,并不直接澆筑進混凝土,卻深深浸潤在每一個建設者的心中。它讓汗水不只是汗水,更是帶著榮譽感的付出;讓工期不只是節點,更是承載集體信念的使命。正是這種軟實力的支撐,讓硬邦邦的工程有了溫度,讓機械的流程有了人情味。
明月見證,山河為憑,這頓“硬核”盛宴,終將化作清泉萬家,滋潤一方水土,福澤萬千百姓。
月圓人奮進,宴罷歌未休。太和供水項目建設者將繼續以智慧和汗水為調料,將扎實的備料與精湛的工藝融合,精心烹制這項關乎民生的不朽杰作,靜待通水時刻的圓滿“綻放”。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