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暖陽尚帶著盛夏的余溫,一縷清風為磐安帶來秋的涼意,桂子的清甜悄然浸染了天地。
9月26日,隨著最后一聲爆破的回響在深邃的山體中漸漸平息,由水電五局承建的國網新源浙江磐安抽水蓄能電站C2標段引水系統2號上斜井精準貫通,這標志著整個引水斜井工程實現了全線順利貫通,為電站如期投產發電奠定了最為堅實的基石。
此次貫通,宛如在山腹之中精心雕琢出一條縱貫巖層的“地下蛟龍”,展現了水電五局先進的施工技藝與卓越的管理水平。
攻堅克難,斜井礪劍破堅巖
抽水蓄能電站是現代電力系統中至關重要的“穩定器”“調節器”,對于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促進新能源消納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意義。浙江磐安抽水蓄能電站正是國家電網公司優化華東電網結構、服務長三角地區能源戰略的重要布局。而其引水系統,作為輸水發電系統的“大動脈”,直接將上水庫的巨大勢能轉化為推動發電機組旋轉的動能,是整個電站建設的核心與關鍵線路。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引水斜井工程是這條“大動脈”中技術最復雜、安全風險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咽喉”段。磐安抽蓄電站斜井開挖包含1號、2號兩條斜井,此次全線貫通,是建立在1號上、下斜井,2號下斜井以及上、中、下三個平洞段全部順利開挖完成的基礎之上。而最后打通的2號上斜井,堪稱“咽喉中的咽喉”。它位于上平洞與中平洞之間,總長度達304.03米,整體傾斜角度高達55度,開挖直徑6.2米。在如此陡峭的傾角下,向山體深處掘進超過300米,其難度猶如在進行一場持續數月的高空、地下立體交叉作業攻堅戰。
與平洞或豎井不同,這條斜井并非簡單的直筒,它由工藝復雜的上彎段、持續攻堅的直段和精準對接的下彎段組成。每一米的進尺,都伴隨著對地質條件的精確研判、對爆破參數的精心設計、對支護時機的精準把握。平均月進尺65米的成績,在同類工程中已屬高效,這背后凝聚的是項目管理團隊和全體建設者的智慧與汗水。它的貫通,意味著引水系統最大的技術障礙已被清除,工程建設的重心得以從大規模的石方開挖,安全地轉向壓力鋼管安裝和混凝土回填等新一輪攻堅任務。這是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大階段性成果,標志著磐安抽蓄電站項目建設邁入了全新的階段。
創新引領,智慧施工筑精品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斜井施工如同一條穿越巖層的陡峭通道,其施工過程不僅面臨巖石穩定性差的挑戰,還存在著鉆孔精度要求極高、出渣難度大、支護結構復雜等多重困難。由于傾角較大,人員和設備作業條件極為苛刻,巖體應力分布也更復雜,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可能引發塌方或偏移,直接影響整個電站輸水系統的密封性和穩定性。
為攻克斜井施工中的一系列技術難題,項目團隊量身定制了安全與經濟性兼顧的最優施工方案,創新采用“反井鉆機先導成井+人工鉆爆精準擴挖”的復合式先進工藝,達到平均月進尺65米。在人員管理方面,依托智能化數字控制系統,嚴格執行“刷臉準入、人卡綁定、動態跟蹤”的精細化流程,并集成全覆蓋視頻監控系統,構建起“入井可溯、位置可查、行為可控”的全過程安全防線,極大提升了斜井施工的安全保障能力與整體推進效率。
與此同時,微震監測與應力感應數據實時貫穿掘進全程,形成動態反饋智能調控的閉環管理,真正實現了“巖變我變、智能掘進”的現代化智慧施工。支護環節更是精益求精。在斜井內壁,施工人員采用“噴錨支護+鋼筋網+混凝土襯砌”的復合結構,并分階段實施預應力錨桿加固,顯著增強井筒整體抗變形能力。
當最后一段斜井襯砌完成,在燈光照射下,這條蜿蜒深入山體的井道宛如一件巨大的工業藝術品,靜靜嵌入磐安的群山之中。建設者們站立于井口,回望這段以毫米級精度貫穿山脈的通道,無人不心生感慨。他們交付的不僅是一段斜井,更是一種以現代工程技術對話自然、以創新精神突破極限的生動見證。
砥礪奮進,蓄勢賦能新征程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2號上斜井的貫通,不僅僅是一個洞室的打通,更是一次實力的展示和寶貴經驗的沉淀。水電五局磐安項目團隊成功克服了一系列難題,在這過程中總結出了一整套技術方案、管理經驗和操作規程,是一筆無比珍貴的財富,將為后續同類電站的建設提供極具價值的借鑒。
然而,斜井貫通只是走完了關鍵一步。磐安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者們深知,接下來的任務同樣艱巨而繁重。隨著引水系統的全線貫通,工程建設的主戰場將迅速轉移至壓力鋼管的安裝和混凝土回填施工階段。這將是又一次對精細化管理、高質量標準的嚴峻考驗。巨大鋼管瓦片將被安全運輸至井下深處,并在狹窄、潮濕的空間內進行精準組對、焊接和無損檢測,每一道焊口都必須完美無瑕,斜井能承受高壓水流的巨大沖擊。隨后進行的混凝土回填,需要確保與鋼管及圍巖緊密貼合,不留任何空隙,形成堅固的整體結構。
面對新征程,水電五局磐安項目團隊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們將繼續發揚“勇往直前、攻堅克難”的優良作風,始終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和見葉知秋的敏銳,將“質量”作為根本生命線,將“安全”作為不可動搖的根基。以此次斜井全線貫通為新的起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科學的管理、更加精細的作業,全身心投入到后續緊張的施工建設中。
【打印】 【關閉】 |